
生物藥(Biological Drug)通常來源于活體細胞,用于治療和預防各種疾病,如癌癥、血液相關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生物藥物包括治療性蛋白、單克隆抗體(mAb)、疫苗。與傳統化學藥物相比,生物藥物具有更復雜的結構和高度的敏感性,鑒定和生產難度更大,在生產過程中通常要進行多達250項過程檢測,而化學藥物通常只進行50項檢測。
根據全球知名市場調研公司PMR(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近日發布的一份新報告,全球生物藥品市場在2014年的市值為1610.5億美元,未來7年內(2014-2020),該市場將以10.1%的年度復合增長率(CAGR)增長,并在2020年達到2871.4億美元。該市場在2009年市值1016.6億美元,2013年市值1465.5億美元,2009-2013年的CAGR為9.6%。
全球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慢性疾病發病率的連年攀升、臨床中生物藥物需求量的大幅增加,是推動全球生物藥市場高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此外,各國政府協會也幫助推動了生物藥品的臨床使用,而生物醫學方面的巨大進步,進一步支持了全球生物藥品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其中,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療法和轉基因生物(GMOs)在生物藥品市場中的地位日益增強。另一方面,生物藥物的高成本及重磅藥物專利懸崖阻礙了全球生物藥品市場的發展;而與生物可注射藥物相關的副作用和風險,也是限制全球生物藥物市場發展的因素之一。
根據報告內容,按類別劃分,生物藥品可分為治療性蛋白、單克隆抗體(mAb)、疫苗。其中,安進(Amgen)的Enbrel(etanercept,依那西普)是全球份額最大和增長最快的治療性蛋白,艾伯維(AbbVie)的Humira(adalimumab,阿達木單抗)是全球份額最大和增長最快的單抗,輝瑞(Pfizer)的13價肺炎疫苗Prevnar 13(沛兒13)是全球份額最大和增長最快的疫苗。
按地域劃分,北美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歐洲和亞洲。同時,北美市場的增長速度也最快,生物藥品在諸如癌癥、糖尿病、慢性疾病臨床治療中的廣泛應用,推動了該地區市場的高速發展。例如,該地區的數個診所正積極推進利用生物藥物治療各種慢性疾病,其中美國生物醫藥中心(ACBM)是全美最大的生物醫藥診所之一。另外,在2012年,美國風濕病協會(ACR)已推薦生物制劑和疾病修飾療法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在歐洲,人口老齡化正推動該地區生物藥品市場的增長。據聯合國報告,2000年,德國老齡人口已占總人口的23.2%,而這一比例將在2025年達到33.2%。老齡化可導致一些老齡疾病,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青光眼,這些年齡相關的疾病需要有效的生物藥品進行治療。
在亞洲,低制造成本正在吸引眾多生物制造投資,支持了該地區生物藥品市場的增長。而亞洲各國政府也正在鼓勵和增加生物公司在研發和生產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幫助推動了該地區的市場增長。例如,瑞士生物技術公司龍沙(Lonza)已在新加坡和印度投資3.5億美元,支持生物藥品相關生產。
報告指出,全球生物藥品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包括:輝瑞、雅培、諾華、禮來、葛蘭素史克、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安進、百特、百健艾迪(Biogen Idec)。
(by 浮米網)